学术为本 盛况空前
发布日期:2016-11-22 浏览次数:1567
——第13届华东地区外语论坛成功举办
2016年11月11日至11月12日, 由华东地区外文学会协作组主办,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的第13届华东地区外语论坛在南京大学胜利召开。来自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福建和上海近400位外语界著名专家、会员高校的外语学院院长和教师代表出席了论坛。大会以“外语课程建设 教学能力创新”为主议题,与会代表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外语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外语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与创新,大学英语、英语专业、商务专业和翻译专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出路以及外语核心期刊的投稿要求等当前外语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各地外文学会的通力合作下,华东地区外语论坛今年已是第13届。2004年,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外文学会协作组成立并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了首届华东地区外语教学研讨会。之后的12年,共有来自华东六省一市300多所高校的近3000名代表先后参加了各省轮流主办的学术论坛。为扩大论坛的影响力并为华东地区的外语教师搭建一个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自2006年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每年根据各外文学会推荐并经协作组遴选的优秀稿件,汇编成论文集出版。这些论文集涵盖语言学、文学、翻译、外语教学等各个领域,收录了华东地区青年教师的优秀论文,已被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列为收藏书目。自2006年问世以来,先后推出10辑,成为华东地区外语教师展示科研成果、交流教学经验的重要平台。2011年,《华东外语教学论坛》更名为《华东外语论坛》。更名后的《华东外语论坛》调整了组稿模式,遵循“设定论坛主题、规范组稿标准、简化审稿流程、拓宽组稿渠道”的原则,实行主编常态化、副主编动态化、组稿多元化,旨在全方位优化《华东外语论坛》论文质量,尽快将其打造为CSSCI来源集刊。 11月12日, 第13届华东地区外语论坛在南京大学科技馆报告厅举行。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著名历史学家朱庆葆教授、华东地区外文学会协作组组长卢思源教授和华东地区外文学会协作组秘书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庄智象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开幕式由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王守仁教授主持。 朱庆葆副书记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盛赞华东地区外语论坛为凝聚和推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外语教育和研究事业改革与发展做出的贡献。他指出,在中国同世界的互动更加紧密的历史阶段,外语学科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在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的历史进程中有很大的作为空间。华东地区外文学会协作组组长卢思源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12年来华东地区外语论坛的工作与成绩,但同时论坛还有很多工作今后要持续开展,如通过邀请资深教授为青年教师培训、共同申请国家课题等方式推动外语学科的发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庄智象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华东地区外文学会协作组成员单位表示了感谢,论坛已举办了十三届,实属不易,这说明论坛的主题契合教学和学术的发展。论坛为外语学科交流与发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华东地区外文学会协作组希望未来几年将论坛的论文集发展成核心期刊,并将论坛发展成为促进协同创新、贯彻教育部发展方针的重要平台。 论坛分为大会主题发言和学术专题研讨两大部分。上午,四川大学石坚教授作了“能力与素养——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内涵思考”的发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叶兴国教授作了以“商务英语教学创新和教师自主边界”为题的发言。接下来,南京大学的王守仁教授和厦门大学的陈菁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在推进课程建设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口译教学的发展历程和目标实施”的主旨发言。各位专家发言信息量大,不仅高屋建瓴地针对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商务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诸多思考,还针对性地探讨了教师发展的内涵、教师教学的主动性、课程建设和教师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对当前外语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下午,浙江大学的程工教授、安徽师范大学的张德让教授、江西师范大学的刘春燕教授、厦门大学的杨士焯教授、山东大学的李建刚教授围绕各自潜心研究的语言学、翻译、课堂教学等热点问题做了学术报告。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对核心期刊《当代外国文学》作了专门介绍,外教社许进兴编辑介绍了最新学术图书资源。大会举行了第13届华东外语论坛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吴玲娟老师、厦门大学的周旭、杨士焯老师、安徽工程大学的潘前颖老师、南京师范大学的刘宇红老师和浙江万里学院的李海滨老师等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安徽大学朱跃教授和杭州师范大学殷企平教授分别主持了上午、下午和颁奖典礼。大会闭幕式上,安徽大学从南京大学手中接过论坛承办权,并热情邀请代表明年相聚合肥。下一届论坛将由安徽省外文学会和安徽大学承办。 每年一届的华东外语论坛密切了各兄弟院校的联系、传递了国内外最新的外语教学发展动态、促进了教师科研的能力、凝聚了各语种、各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坚持学术为本,共议教育大计,第13届论坛在南京大学圆满闭幕。期待明年的论坛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外语教学科研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附第13届华东地区外语论坛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第13届华东外语论坛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 吴玲娟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TED-Ed支持下的翻转课堂研究——以“通用学术英语听说”为例 周旭、杨士焯 厦门大学 论翻译写作学视角下的翻译写作能力训练模式 潘前颖 安徽工程大学 英语影响下的汉语生态状况——以上海的汉语生态为例
二等奖: 刘宇红 南京师范大学 过程隐喻:中医隐喻话语的本质 薄振杰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 英汉翻译课堂上应该教什么——英汉翻译教学实践报告
李欣 上海外国语大学 话语标记语的多功能性:以“其实”为例
王敬媛 聊城大学 历史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词义演变认知路径探析
曾魁、孙艳萍 浙江大学 R. S.托马斯诗歌的反田园书写
刘春燕 江西师范大学 高校外语课程中的任务型评价探索 三等奖: 李海滨 浙江万里学院 夹缝里的广阔天地:翻译科学论与艺术论的再审视
辛志英、陈雁翎 厦门大学 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语义韵失误原因探析
原苏荣 上海师范大学 主题——任务教学模式在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汪杨文 安徽大学 “女巫”形象的妖魔化与宗教偏见——论《红字》中的西宾斯老夫人
金怀梅 安徽新华学院 叙事艺术与叙事效果的有机统一——《耻》的叙事策略分析
贺娟 集美大学 多模态评价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后续课程建设
承华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跨文化视阈下对外文化宣传的编译研究
张媛 江苏科技大学 无法回归的家园——论《同胞》中梁氏父子的精神苦旅
方凡、彭娜娜 浙江大学 论《吃盐者》中的救赎之道 李大国 华东交通大学 英汉词典多义词义项排列的新思维——基于认知的排列模式 |